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番薯粉丝儿面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6-21 09:58:51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 吴丽娟 文 |

  走过千山万水,尝遍千种美味,但那根植于童年深处味蕾的记忆,会伴着时光愈加醇厚,一层一层地深入骨髓,伴随一生。

  父亲说我打小就喜欢吃番薯粉丝儿面。

  每次他带我去吃酒,都会在头盘菜上来的时候,给我夹个小半碗,他准许缺少坐性、食量不多的我吃完这碗里的食物,便可以下桌去玩。这宴席上的头盘菜,正是番薯粉丝儿面。用浸泡好的筋道农家番薯粉丝儿,加上香菇丁、肉丝儿、卷心菜丁,伴着烧热的猪油在土灶上翻炒,猪油的香,蔬菜的鲜,再伴着韧滑可口的粉丝儿,那翻滚在唇齿间的味道瞬间就能把小小的贪玩的我勾住。不一会儿,碗里的食物就被我吃个精光。吃饱后,我一脸满足地和小伙伴撒欢儿去了,一直到宴席散场才跟着父亲回家。

  即便是现在,每回吃酒,我还是最喜欢吃这宴席上的头盘菜,因此还有亲友戏谑地称我为“粉丝儿妹”。

  记忆里,每逢秋收过后,家里都会做番薯粉丝儿面。母亲把新收获的番薯洗净,用碾磨的机器将番薯磨碎,再把碎番薯倒在原先放置在椭圆形大木桶上的竹筛上面用清水淋冲,将淀粉和渣质分离。父亲说,刚从地里挖出来的番薯出粉率最高,得及时磨成粉。饱含番薯粉的水在大木桶里沉淀一夜后,父亲会再将木桶上面的水放掉,再用利器将木桶底下的番薯粉刮取出来,放在铺着纱布的篾筛上晾晒。番薯粉晾晒到用手轻轻触碰,粉团就能瞬间瓦解时即为干透。干透了的番薯粉放置在干燥的器皿里,可以存放很久。

  那时候弟弟还很小,特爱长痱子。一到夏天,他身上就发出许多的小红点点。母亲会从一只铝罐里小心翼翼地取出包在塑料袋子里的番薯粉,涂在弟弟长痱子的地方。不出三四天,弟弟身上的痱子就会神奇地消失。那时候,市面上几乎还没有痱子粉卖,这白如雪的番薯粉成了孩子们最天然的痱子粉。

  最为难忘的,还有祖母和母亲一起炊番薯粉糕丝儿的场景。母亲是外嫁到庆元来的,祖母总会有意识地将庆元当地一些美食的制作方法手把手地传授给母亲。祖母教母亲将番薯粉和柃木灰泡制的碱水按比例调配成浆状,在炉灶上面放上糕格(一种木质或者竹制的圆桶,中间会插上用于透气的竹筒。是庆元人专门用来蒸制年糕,番薯粉糕的家什),用竹制的大勺子将调配好的浆状淀粉舀到糕格上码匀,直到第一层薄如纸的粉糕炊透,再舀入第二层,如此反复将千层番薯粉糕全部炊熟。母亲负责蒸糕,祖母和我则负责在灶台下面添柴烧火,亮堂堂的炉火映衬在祖孙俩的脸上,让时光变得踏实而温厚。

  待到糕格炊满格后,父亲帮着母亲一起将满满的一格番薯粉糕扑翻在一只大圆竹筛上。待到圆形的番薯粉糕冷却后,母亲会用刨子将其刨成丝状晾晒,晒到八九分干的时候,她还会将其整理成一小团一小团继续晒。祖母告诉我们,团状的番薯粉丝儿面不占空间适合存放和取食。晾晒好之后的粉丝儿面,自然通透,散发着纯净晶莹的微光,十分诱人。

  那时候,每家每户会在自家的空地上搭一个木质的晾晒台,俗称天坪,用来晾晒谷物。母亲就是在这天坪边上的架子上晾晒番薯粉丝面儿,在天坪板上放上竹制的大垫子晒被子。而我总喜欢躺在蓄满阳光味道的被子上,静静地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天坪底下,几只小鸡正用爪子在地上翻找,捕食隐藏在泥土里的小虫子……

  虽然现在父母和我们都住到了县城里。但每年一到秋末,母亲依然会做番薯粉丝儿面。一年又一年,母亲做番薯粉丝儿的技术越加娴熟了。时光知味,纯手工制作出的番薯粉丝儿面,仿佛是时间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外形朴实生动得让人心动,味道饱满妥帖得令人垂涎。

  番薯粉丝儿面不仅仅是庆元宴席上的头盘菜。在庆元人的食谱里,还有着许多不同的吃法。在我们家,母亲最喜欢用它伴鱼火锅一起吃。她先把微辣的鱼火锅烧好,番薯粉丝儿面提前用开水泡开,用网状的工具沥干一点,这样就可以随烫随吃了。番薯粉丝儿不仅经久耐煮,还特别有韧性,煮起来不浑汤不断条,鱼汤的鲜香渗透到劲柔可口的粉丝里,低调而骄傲地霸占着你的味蕾。

  偶有独处的时光,我愿意炒上一盘番薯粉丝儿面,用精致的瓷盘盛装,在阳台的小桌子边就着阳光独享。那样的场景富有仪式感,而小时候培养出最依赖的味觉感受,更是令我觉得无比踏实和幸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