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陶都宜兴龙世界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2-07 17:11:40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 邓君曙 文|

  2024年岁次甲辰,是龙年。

  在我国生肖民俗中,龙是唯一虚构的动物。罗愿《尔雅翼》卷28引王符曰:“龙,其形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在传说及神话中,“龙在天则腾云驾雾,下海则追波逐浪,在人间则能呼风唤雨”。

  在我国民间百姓心目中,龙一直寓有吉祥、幸运和成功的含义。其丰姿多采的形象,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寄托。

  陶都宜兴历史文化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与龙相关的民俗信仰遍及各个层面,不胜枚举。

  一、以山川、村落、古桥、路名及古建筑等为例

  在现宜城街道:有龙背山、龙潭坳(山岭),龙潭河(河流),蛟桥 (古桥,始建于东汉,唐、北宋、明、清几代多次重修、复建,1970年被拆,改为水泥平桥,2005年易址复建)、龙潭桥。

  丁蜀镇:有青龙山(现在旧址上建成青龙山公园)、黄龙山(紫砂矿源之地,目前正在建黄龙山公园)、龙头山、石龙顶(山岭);有青龙河(河流),龙坊村(在施荡)、龙箭村(在上坝) ;还有龙王庙,又称大王庙,内供龙王,位于东贤蠡河段转水墩上,建于清代。1970年冬拆除。

  湖 镇:有冒龙池(海拔517.80米,在竹海村西)、黄龙头、石龙川、龙山、龙钱岗(海拔354.20米)、龙尾山、大龙山(山岭);有青龙洞、长龙洞(两洞均在金沙寺旁),水龙(水库) ,金龙桥、飞龙桥、回龙桥;还有村落名青龙岗、青龙湾、九龙新村。

  张渚镇:有龙池山(海拔488.80米)、龙尾巴(山岭),还有龙口、龙背、龙梢、水龙口、龙池村、青龙岗、伏龙寺(有一古寺称伏龙寺,以寺名而定村名) (以上均为村落名)。

  太华镇:山有青龙山、张世龙(山岭),水库有龙珠水库。

  西渚镇:有鸡龙山(山岭),步龙桥(古桥,建于明万历元年)。

  徐舍镇;有老龙河(河流),老龙河桥(古桥),龙潭头、小龙山、龙口塘(村落名)。

  杨巷镇:有镇龙村(古村),镇龙桥(初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道光二十五年重建) 。

  官林镇:有龙王口、土龙埂(古村) 。

  高塍镇:有归龙桥(位于高塍镇北东侧的神仙河上),白龙河(河流),小龙亭(古村)。

  和桥镇:有聚龙桥(古村),会龙桥(古桥,建年失考)。

  万石镇:有潜龙(古村落),会龙桥(古桥,建年失考)。

  周铁镇:有龙窝里(相传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曾在此芦苇荡里避过难)、洋龙漕、龙亭(龙亭村,据传此地为风水宝地,古时设亭)、龙渎(以上均为古村名)。

  芳桥街道:有龙游河(河流),龙眼桥、运龙桥(古桥),龙潭(自然村)、龙眼村,以及龙珠路、龙泉路、九龙路(皆为镇区路名)。

  新街街道:有龙庆路(以龙庆庵得名),龙坞(居民区,因村处于龙坞口得名)、龙泽苑(居民区)。

  屺亭街道:有龙亭(古村,古时有亭,亭上有盘龙)。

  新庄街道:有汇龙村(古村落),汇龙桥(古桥,已湮灭)、见龙桥(古桥,重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应龙桥(古桥,建于清代) 。

  以上列举的背后,有着不同的传说或故事。它们以自身形态为标志,承载着本区域的自然地理、民俗风尚、岁月沧桑,更是一份保存了民间龙文化信仰的印记。

  二、以龙窑、窑火、陶瓷品类等为例

  早在史前新石器时代,宜兴先民们便开创了陶器制作的先河,历经7000多年的风雨沧桑,后人们在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探索和嬗变中形成了独特的陶瓷生产窑场,而窑场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龙窑。

  1976年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在丁蜀镇涧众村发掘了一座唐代中、晚期古窑址,其形制体量虽偏小,却是当时考古界在全国发现的第一座唐龙窑遗迹。这座沉睡千百年的唐龙窑是宜兴龙窑的始祖。1982年3月成为江苏省级文保单位,2006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窑大多依山坡或临水叠石土而筑,形似龙脊呈匍匐状,一般长约30至80米,倾斜角约10至20度,从下往上分窑尾(俗称窑炉头,因盖有2至3间平房又称炉房)、窑床(又叫窑背上)、窑头(又叫窑梢头,为总喷火口,具有烟囱作用),但常常有人把头、尾弄颠倒了。在窑背两侧约有50至60个间距均匀的投塞松柴的火眼,俗称鳞眼洞。

  清末民初,“溪货”业特别兴盛( 旧时宜兴陶业分工为粗、溪、黑、黄、砂。溪货指瓮、坛、罐一类的日用陶器,因产地在汤渡画溪河畔,故称“溪货”)。分布在汤渡的龙窑多达21座,每逢入夜数窑同时点火时,烈焰升腾,鳞眼洞红光闪烁,火星飞溅,蔚为壮观,是当时“汤渡八景”之一的“群龙吐焰”。

  1958年,为解决龙窑燃料的“柴源紧张”问题,国家轻工业部在丁蜀镇召开全国窑炉改革会议,随着窑炉技术近20年的不断革新,直至1977年,丁蜀窑场的70多座龙窑最终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先进的现代窑座。但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的“前墅古龙窑”作为全国重点文物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并可继续以传统技法烧成陶瓷器物,被称为“活着的龙窑”。 另一座建于清代(窑身长达90米),位于原均陶工艺厂内的“前进龙窑”同样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以窑址的形式被保护。

  群体龙窑巍峨的身影,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它那“龙的神韵”、对宜兴陶瓷业的贡献, 却永远留在陶都百姓的记忆中,也为当今陶瓷史学界关于“宜兴陶窑系”的确立提供了有力的史实依据。

  与龙题材有关的古今陶瓷产品可谓森罗万象、精彩纷呈。宜兴陶瓷博物馆藏有1953年在宜兴周墓墩中出土的多件晋代青瓷器,其中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国家一级文物“青瓷谷仓罐”,除有佛像人物、飞鸟、楼台、门庭等堆塑外,还捏塑了6条苍龙,在罐颈部6个小孔中有进有出,仿佛在穿行。

  在明清两代,宜兴窑日用陶中的大型堆花上釉缸器闻名遐迩,曾一度被朝廷选入宫中。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八年,宜兴汤渡窑户林十万为宫廷烧造御器——大龙缸。民国时期,丁山白宕窑户葛、鲍二氏通过在外埠(上海、新加坡等)创设的陶器行,将内敷绿釉、外敷金黄釉并贴饰龙形图案的龙缸(分两种规格:龙四石、龙三石,一石相当于汉制59.9斤)外销至东南亚诸国及香港地区。这种龙缸的大量出口一直延续至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

  如果说这些大、小龙缸、堆龙大花盆、大型落地双龙浮雕瓶是龙形在大物件陶器上的宏观展示,历代毕智穷工的艺人同样将龙融入紫砂壶器,从造型结构、装饰上设计出微观的茗器,并不断改进。当你随着茶香品茗,近距离欣赏腾云驾雾、气势生动的神龙形象时,一定会有无限的遐想。例如明末紫砂名匠陈仲美的“龙戏海涛壶”(未有实物存世),后经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黄玉麟改进、设计的“鱼化龙壶”及现代名家朱可心创制的“云龙壶”、紫砂陶刻名家任淦庭的“云龙瓶”等,至今仍为传统紫砂器中的历史经典。

  现当代紫砂名人仍在继承传统造型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出优秀作品。不仅在紫砂壶具上,在紫砂瓶、鼎、盆、雕塑、挂盘、文玩摆件上都有龙的艺术身影,或意象或具象,情趣盎然,神韵灵动。

  宜兴陶瓷品种繁多、门类广泛。新中国成立后,宜兴陶瓷业长足发展,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1955年12月第一套均陶蟠龙陶台问世(制作者魏洪春,贴花是名家高手杨耀生和谈金荣)。1982年2月宜兴建筑陶瓷厂张培元仿制的故宫《九龙壁》,获全国行业评比一等奖;1983年该厂高8米、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陶瓷浮雕龙亭创制成功,被国家轻工业部命名为优质产品。1990年12月,又开发出市政建设中用于路灯装饰的陶瓷龙柱,这一蔚为壮观的特色,让开车经过宜兴的外来客惊叹不已。后来又改进的两套均陶蟠龙陶台作为陈设艺术品,1986年进入了中南海紫光阁。陶瓷龙亭除内销国內旅游景区和城市公园外,还出口至亚欧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60年代,紫砂、青瓷、均陶、精陶、美彩陶被誉为宜兴艺术陶瓷的“五朵金花”,龙的艺术形象更是千姿百态、精彩纷呈。

  三、以岁时节令、生产、生活、娱乐等为例

  在宜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日”, 也叫中和节、春龙节。龙抬头意味着云兴雨作,万物复苏,农事试犁春播的到来。故有“二月二龙抬头,大户小户使耕牛”“二月二,瓜茄葫芦齐下地”的说法。人们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所以将此日定为“龙日”。

  二月二,同时又是“请土地”的节日。宜兴人将这天看作是土地菩萨的生日,农户种田、陶工制陶都离不开土,尤其是丁山窑场上挖陶土的陶工对土地神特别虔诚,每个宕口边,都会设置土地神龛,常年供奉,祈求保佑挖宕安全,多挖好土制好陶。旧时宜兴许多集镇在农历六月廿三有斗水龙、校水龙的习俗(水龙平时放在“水龙宫”又叫“洋龙宫”内,是当时的消防没施),届时,由出资的商会会董主持,并以猪头三牲祭水龙,故称“水龙节”。

  农桑稻作时代,车水的水车被称为“龙骨水车”。 蚕农们对四眠后,即将吐丝作茧的“蚕娘娘”上山(用稻草扎成长串形,样子像条龙)时,为讨吉利,常称之谓“上长龙”。

  舞龙、划龙舟,民俗学认为最初主要是用于祀神、娱神的民间活动,龙在古人心目中有消灾除患并能呼风唤雨的功能。后来演变成百姓祈福驱邪、喜庆丰收、家国太平、祥和的传统习俗。宜兴人把舞龙叫做“调龙灯”, 把龙舟称为“画龙船”,赛龙舟叫作“划龙船”。

  在张渚一带民间还有一种“龙棋”,原名“成龙吃子”。创于明清时期,相传是皇帝走的棋。后流传民间,故称“龙棋”。20世纪60—70年代,这是常见于当地农民劳作休息或夏夜乘凉时的娱乐活动,后来还传到了西渚、徐舍、官林等地。虽是两人对弈,却其乐无穷。至今,这一龙棋文化仍在传承。

  结语:宜兴是陶的古都,也是龙的艺术世界。笔者试图从民俗学角度将家乡的山川形势、窑场风情、岁时节令与龙糅合在一起,以寄托乡情,传承文脉。

  新年将至,祝读者春节快乐,龙年吉祥!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