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北渚:被淡忘的乡村“小上海”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6-16 19:20:06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北渚村位于无锡城北10多公里处,是一个相传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村。北渚村原来隶属于江阴马镇,现在马镇和璜塘、峭岐等并入了徐霞客镇。北渚与无锡堰桥不过一河之隔,老北渚人的口音与锡城惠山区堰桥人的口音十分接近。

  在今天无锡人心目中,江阴北渚是学开车、考驾照的地方。10多年前,无锡在北渚建了一所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和驾驶员考试中心,占地400多亩,如今开着汽车到处跑的锡城驾驶员,大都是这儿学出来、考出来的。但往来此地的人们几乎没人知道,北渚是一个千年古村。

  据史料记载,北渚村最早形成于南宋,因为水路交通比较便利而逐渐形成了市集。传说曾经有位风水师来看了北渚风水,认定这是一块活龙宝地,随后更多的人络绎不绝地来此交易、生活、落户,到明清时代北渚已成了锡城周边比较繁华的集镇。

  北渚村一带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无锡城北驾校就位处一个四面环水的地块,几百亩大小的土地被河流团团围绕着。北渚村的东面不远是徐霞客故居和公园,周边也是河塘环绕,最大一块水面现在被称为“霞客湖”。从空中俯瞰,可见这一带地势低洼,明显属于古代芙蓉湖(古无锡湖)的区域。

  无锡对芙蓉湖的治理大约始于宋代,北宋末靖康之乱中大批北民移居江南,而南宋的国土被压缩至淮河以南,人多地少,耕地紧缺,朝廷只得允许移民圩湖造田,扩大可耕地,以获取足够的粮赋收入,用以朝廷各项开支和巨大的战争花费,芙蓉湖这类泄洪储水的浅水湖泊就被逐渐开发,尽管这是一个面积广阔的江南巨浸。至明代,随着人口增多,朝廷田赋的追加,芙蓉湖几乎被彻底圩垦,这个15300多顷的巨大湖泊最终消失于清代。无锡城北与江阴澄南一带的水系纵横,河塘星散,圩田众多,就是芙蓉湖被开垦留下的历史遗迹。

  曾听一位原籍马镇的老先生回忆,从前马镇不通汽车,进出都靠坐船,去趟无锡或江阴城里,都得花上一天时间。在汽车被普遍使用和公路交通完善之前,河道就是主要交通途径,航船则是主要交通工具。这也是江南古代乡镇、市镇形成的时代基础。如北渚这般紧靠着湖泊的地理形势,并拥有四通八达的河流,就自然会形成城乡之间的商贸集散地,由此形成繁荣的集市。

  从马璜路拐进往城北驾校去的小路,走几十米,向东拐进一条老街,这就是原来的北渚西街了,沿西街往东就是北渚东街。北渚老街的遗存,迄今大约还有300米左右长度,街宽约三四米,这个长度和宽度,都表明它原来应该是一个规模中等的江南水乡市镇。在老街老人们的讲述中,从前的北渚老街百业兴旺,街上排列着近百家店铺:米行、油坊、酒坊、药铺、茶馆、书场、饭馆、小吃店、南北山货、杂货铺以及农具店、篾匠店、箍桶店、轧面店、理发店、裁缝店等,一应俱全,这大概是一个江南市集的基本标配,必须满足周边方圆数里居民的基本生活生产需求。老人们说,当年北渚老街被称为“小上海”,因为北渚走出了不少厉害的人,在上海创出了名堂。上海那时是村民们内心向往之地。

  如今的老街已经冷落,只有几家日杂小店,兼售大米、面粉、油盐酱醋等日常用品。老街的南面有一条大河,应该叫做北渚河吧,当年徐霞客出游就从东面顺河而来,经过此河往无锡去。与所有农业文明造就的江南古镇一样,这条老街临河而建、临河而兴,当河流丧失了原有的交通功能时,北渚老街便也失去了往日生机。

  老街两旁已无百年以上古老建筑,大都是上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修建的房舍,老街路面也全部改成了水泥路面,而原先的路面一律用青砖竖铺成人字形的,现在都埋在了水泥之下。从街侧小巷北拐,有一座东街111号还被保留下一部分,大约是清代建筑,残破的屋瓦上长出了成排的瓦松,雕花的窗扉几乎老朽。老街的风貌,令人想起“沧桑”“年轮”这样的词汇。

  北渚老街上偶见一二位行人,均是苍髯老者、蹒跚阿婆,年轻人大多搬离了老街,只有不舍故宅的老人们守着旧时的生活和故事。街上还有一些开着电动助力车进进出出的人,都是来此地谋生的外乡人,他们收入不高,于是租住在价格便宜的老街旧屋里,可以节省不少开支。许多老宅门前栽着花草,传递出江南乡村的格调与情趣。

  东出老街不远,有一组比较大的建筑,是上世纪40年代后期建造的私立博仁初级中学遗存,50年代一度用作乡政府办公处,后来是马镇中学所在。江阴一位退休文化官员、徐霞客研究者薛仲良先生写过一篇文章,说这所学校是几位原籍北渚村、发迹于大上海的工商实业家奚润耕、奚士菁、奚萼衔、吴慕廉等为造福桑梓,增耀乡闾,倡议并投资兴办的。1948年,这所新校在北渚镇东首落成,当时学校用地20多亩,建校舍40多间。马镇中学易地扩建、搬迁新址后,这里又办过聋哑学校,90年代老建筑的南面部分被一家机械企业用作厂房。大略一看,主要建筑保存还算完好,看得出最初的轮廓和岁月流逝中逐步改造翻修的痕迹,寂静的院落里,几棵老桂树,寂寞生长。

  说到北渚,肯定绕不过奚氏。我国奚姓人口并不多,却可能是最早的姓氏之一。奚姓的始祖为奚仲,这位老先生相传是黄帝之后,夏禹时代的“车正”,即掌管朝廷造车和用车的官员,古籍多有“奚仲作车”的记载,后世将奚仲奉为车神。1936年版的《辞海》有这样的介绍:“奚仲,造车,黄帝后。任车正,居于薛,迁于邳。”薛地即今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邳地在今徐州下属邳州市,两地相距不远。奚仲本姓任,所以史籍《古今姓氏书辩证》说:“奚,源于任姓,夏朝车正奚仲之后,以王父字为氏。”

  北渚奚氏应该是在南宋时迁入,从此繁衍不息,逐渐崛起为望族,成为全国奚氏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将军奚成被派遣出征云贵,军中颇多北渚奚氏子弟,在贵州又留下奚氏后代,后来,贵州奚氏与北渚奚氏经过认真考据,发现原来是一脉,成为奚氏文化中的一桩美谈。

  从清朝后期到20世纪上半叶,是北渚奚氏的高光时期。从一本民国时期的上海电话簿可以看到,在电话还很稀罕的时期,奚姓占有的电话号码就近20个,其中大都是旅居上海的北渚奚氏,大多是创业成功的奚氏家族人士,而同一时期旅居上海的文人鲁迅、郁达夫等文化名人也还没有独立住宅电话。上海市中心有条300多米长的江阴路,本来名为“孟德兰路”,后来有位来自江阴青阳的葛凤池先生经商创业成功,1921年买下了此路中段57号一幢德国人修建的别墅,起名为“颐庐”,又过了若干年,因感激葛凤池的乐施好义,这条马路被改名为“江阴路”。葛凤池自小就跟着母亲在北渚娘家生活,后来又娶了北渚一家奚姓的女儿为妻。

  建造博仁初级中学的主要捐资者奚萼衔,是北渚奚润如的次子。奚润如为躲避太平天国战火到了上海,在一家颜料行做学徒。1875年,他在英租界麦家圈永庆里(今山东中路227弄瑞康里)创办了自己的瑞康颜料号,迅速发家致富,后赢得了上海“颜料大王”的美称,与张叔和等跻身于最早一批无锡籍上海民族工商业家之列。“梅龙镇酒家”是上海著名的老字号,至今犹存,酒家隐于南京西路1081弄内,是一幢体量超大的老洋房。1938年创办梅龙镇酒家时,投资人是从虞洽卿名下租得此屋,而这幢大房子的原主人就是奚润如的次子奚萼衔。1927年6月8日《申报》本埠新闻版刊有《吊出金质观音残体》一文,文中说:“沪西静安寺路一百五十九号为颜料商人奚萼衔之住宅。奚多财善贾,星宇连云。其妻邱氏,好佛心诚,特于二层楼另辟静室一间,为礼佛奉经之所。”静安寺路159号因此当时被称为“萼园”,后又改号为南京西路1081号。

  奚润如的功绩不仅在于自己一路打拼挣得宏大家业,成为无锡最早的民族工商实业家,而且还培养两位徒弟成为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大腕”:虞洽卿和贝润生。虞洽卿是宁波人,贝润生是苏州人,都是贫苦人家孩子,十五六岁经人介绍进瑞康号学徒,后来都成了上海著名工商业家。虞洽卿1881年进入瑞康号学徒,10年后自己出去发展,成功地创办了多家工商企业,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曾出任都督府顾问官、外交次长等职,1923年出任上海总商会会长。贝润生1886年进入瑞康号成为虞洽卿的师弟,13年后被奚润如委以总经理负责润康号全部经营,1911年出任上海商务总会协理,1914年出任全国商联会副会长。

  虞洽卿、贝润生与奚润如家族关系非同一般的密切。当奚家次子奚萼衔出售南京西路1081号住宅时,虞洽卿欣然接手,还将周边地产也一并买下,建造了一个住宅小区。著名的重华公寓就在1081号住宅的一侧,女作家张爱玲曾一度租住其中。当这片房舍建成之后,原来的南京西路1081号就变成了1081弄,张爱玲住在11号,而“萼园”是22号。贝润生原名贝仁元,因仰慕奚润如而取字号“润生”。奚润如年老退休之后,贝润生受托以总经理身份打理了“润康号”多年,待奚家第二代长大成人后又将企业完璧归赵。在打理“润康号”的同时,贝润生也在努力培育自己的企业,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成为当时上海颜料大王之首。难能可贵的是,贝家与奚家始终保持着深厚的情谊。贝家原籍苏州,当贝润生买下了苏州狮子林,并捐建苏州平门桥、吴县幼儿园和吴县职业学校时,奚润如的长子奚萼铭也在苏州置了产业,并捐建了苏州大公园和吴县图书馆,可惜图书馆楼后来被日军炮火炸毁。

  博仁初级中学旧址的前面,就是北渚河。如今,河上还保留着一座古老的石桥,名叫“青龙桥”。桥北堍立有“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碑,桥上长满了野草,桥对岸以前是有路的,但因为长期无人行走,已被蔓生的野草遮没了。

  桥下河畔,苇草萋萋,有人端坐钓鱼,静默仿佛入定,似乎在钩沉着那一段随水逝去的历史。电力高压线和高速铁路正好从古桥上空凌越而过,铁路向西通往南京,向东就是上海。坐在桥栏上,抚摸着桥上清代风格的石狮,听着高速列车以200多公里的时速呼啸飞驰而过,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历史与现实在这里的深层交汇。(吴歌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