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守住古镇文化根脉的塘栖文人 ——胡建伟和他的文化促进会

文章来源:临平文联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13 10:37:42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千年古运河边,有片江南佳丽地。一座广济桥,让塘栖古镇有了灵魂。如果你再走得近些,你会发现,古镇的灵魂不仅仅是一座保护完好的古桥,也不仅仅是那些留有余温的老物件,而且也包含着流传百年的传统美食,流淌千年的文化、民风习俗、乡贤名人等。家乡厚土养育文人,在塘栖就有那么一个文人,他几十年来一直守望着古镇的乡愁、书写着古镇的文化、坚守着古镇的文脉,他就是塘栖文化促进会的掌门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胡建伟老师。

春末夏初,沿着古老的运河,我走进了塘栖古镇,走进了塘栖文化促进会。沿步行街拐进一条小弄堂,蔷薇花兀自从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探了出来,四方的庭院,斑驳的山墙,简朴的门楼,这个院子就是塘栖文化促进会的办公地点。“吱呀”一声木门开了,主人胡建伟老师迎了出来,藏青色的衬衣平稳整齐,精神矍铄,和蔼可亲,一点距离感都没有。

步入院子,暖暖的阳光漏过屋檐,洒在一面攀满爬山虎的白墙上,高耸的芭蕉在微风中轻曳,绿叶间文字在起舞,“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诗一般的身心自由,让人不由地心生美好,仿佛瞬间置身于古老的历史。房屋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室内多为木质构造,中为厅堂,另一侧为书房,厅堂前方有天井,抬头便是一方蓝天。厅堂的边柜上放满了各类有关塘栖的书籍,墙上挂着有关塘栖的字画,目及之处皆体现了浓浓的塘栖元素。在这样一间屋子里做有如此有意义的事,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我们都知道故乡于作家而言意义非凡,故乡因作家而自豪,作家因故乡而生动。作为土生土长的“塘栖通”,胡老师下乡插过队、当过中学语文老师、做过当地作家协会主席、出版多部文学作品。现在又担任起了塘栖文化促进会会长,一直致力于挖掘、整理、弘扬塘栖文化,是一个为当地文化殚精竭虑的人。他说,他对塘栖的感情已深入骨髓,怎样才能让这座古镇活起来,如何讲好塘栖故事,除了一些建筑物,而建筑物背后的东西显得尤为重要。这些都需要去挖掘史料,把过去的史料和现存的实物进行对照整理之后,把古镇当年这种繁荣讲给当今世人听,让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营造出独具特色的当代塘栖文化。

作家叶文玲曾评价胡建伟为“浙江的刘绍棠”,并在他创作的《风雅塘栖》一书的序言中高度赞赏:“作者对故乡的情思是那样恒久而化不开,就像一颗籽实,自幼就种在心田,随身而长,化为血液化为细胞,化为浸溢全身的情愫,一旦遇见惠风,更似沐雨露的嘉木,蓬勃无限。”我想,塘栖传统文化便是他的惠风吧!

坐在文化促进会的院子里,与胡老师一起谈文学、谈创作、谈生活是一件乐事、幸事。他谈吐幽默风趣,有才有料,给人“才贯二酉,学富五车”的感觉。他对于经史典故信手拈来却入情入理,只要有关塘栖历史的大事小情好像没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和他在一起,你只需静静聆听,便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胡老师当了36年的教书匠,直到2016年退休。受当地镇政府邀请,担任塘栖镇文化促进会会长。虽说是“新官”上任,但万事开头难,他给自己打气,凭借着多年来对塘栖的浓厚感情和深厚的文化功底,他用足迹踏遍了塘栖的角角落落,从大运河到丁山湖,从枇杷熟透到梅花开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翻动阅读“塘栖”这部大书。他走访单位探访乡村,对古镇文化工作进行调研摸底,积极谋划古镇文化工作框架,梳理工作计划。按照“计划表”,他规划“路线图”。自文化促进会创立以来,他已主编出版《新文化塘栖丛书》6部,包括《明清以来的塘栖工商业》《塘栖枇杷百咏》《塘栖的名门望族》《塘栖古园林》《塘栖古桥》《塘栖当代文选》《食物记》,推动塘栖本土艺术家邱毅、吕幼纲、赵六余个办展,为陈守清塑像,完成何思敬纪念馆建设。目前正在推进塘栖进士馆的建设……他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足以让塘栖的文脉熠熠闪光。

在塘栖镇西横头街座落着一间两层楼的小洋房,坐北朝南,精致典雅,古树陪衬,显得既古老又现代。可是鲜有人知,在这幢塘栖最早的小洋楼里曾经走出了一位中国共产党的顶级红色法学家——何思敬。

将小洋楼改建成何思敬纪念馆,胡老师可谓功不可没。谈起这座纪念馆的建设,他的脸上生动起来,话匣子也一下子打开了。据他回忆,在2017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他突然听说何思敬的两个弟弟合资建的一幢西式二层别墅要被改建为咖啡馆,这让他难以接受。他立马向塘栖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议,他认为塘栖文化底蕴深厚,何思敬对于红色法学的贡献与建树,是他对历史进程的伟大贡献,也是为塘栖人文历史书写了新的华彩乐章,如果能将小洋楼改建成何思敬纪念馆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则更为妥当。当时,这一想法得到了塘栖镇党委政府和区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在党委政府的推动下,纪念馆的建设工作很快就启动了。2018年4月,筹建工作拉开,为了使何思敬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红色精神更加突显,胡老师带领促进会成员沿着何思敬先生生前人生轨迹的重大节点,寻访了何思敬大女儿何理良、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大学、抗日军政大学、重庆党史办、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重庆谈判纪念馆、重庆市档案局、重庆党史研究室、重庆市委党校、广州市委党校、广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广州中山大学等,为纪念馆的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对于纪念馆的设计,非设计专业出身的胡老师显然是特别“挑剔”。他认为,要做一个“高、大、上”的人物馆,首先要突出的就是人物,要讲好人的故事,突出细节,更要有温度,要让整个馆生动起来。在这一点上他真的一点儿也不马虎,每周他都要花半天时间亲自与设计公司讨论修改纪念馆的设计方案。他自豪地说:“纪念馆的设计方案九易其稿才最终确定下来,其间一稿又一稿地不断拓展着展陈和内涵,当93岁高龄的何理良从北京来到塘栖,亲自听取纪念馆最后一稿设计方案汇报当场作出了高度的评价。”他的话音刚落我便脱口而出:“这该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工程啊!”而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是的,工程很大,很麻烦,也很辛苦,但是我觉得特别值!”的确,这期间付出的艰辛和倾注的心血也只有他自己最清楚,让人不由地心生佩服,大概这便是所谓的工匠精神吧!

“我带你去现场感受一下,如何?”我有些受宠若惊,于是赶紧起身,随胡老师向何思敬纪念馆走去。不久,一座精致、大气、环境幽雅,又充满人文气息的纪念馆便展现在我眼前。馆名“何思敬纪念馆”六个字是由何理良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前右侧是一尊何思敬的青铜雕像,在夕阳下,何思敬的人物形象显得特别传神,一身戒装,目光坚毅,又不失儒雅本色。馆内,分三大部分、七个单元,是何思敬的生平事迹介绍,图文并茂,还辅以塑像和影像短片,全面展示了何思敬求学探索、为党奋斗、严谨博学的一生。胡老师亲自当起了讲解员,他用幽默风趣的话语生动地讲述了当年那段革命岁月,他信手拈来的故事一个个在耳边萦绕,让人感觉馆中的人物像活过来了一样。

最后参观快要结束时,我被墙上播放的视频所吸引:一个久别家乡的游子手提行李箱回到塘栖,站在运河边回望故乡的那种依恋让人不由地心动。胡老师在一边动容地说:“当初何理良女士看完了这个视频眼角含着泪水呢!”我说:“确实,因为对于何老来说,这一切仿佛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她好像回到了过去,就像坐在自家的院子里,看到了她父亲向她走来……”看我如此感慨,胡老师说:“你有这种感觉就对了,来到这个纪念馆就会让人怀着绕不出去的情结,喜欢上塘栖的文化底蕴,留住一处可以怀旧的地方。”

“塘栖如果没有广济桥,早已沦为一般的江南古镇,无人关注!”在塘栖人的眼中,广济桥是他们心中的一抹乡愁,为“江南第一名镇”注入了无限的生机。然而在胡老师的字典里,广济桥内在的涵义不仅在于此,他认为这座桥还深蕴着一种洐洐相生、千古不朽的精神。

这座连接古镇南北的古桥,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传奇呢?胡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说,广济桥始建于唐宝历年间,其实到了明代时桥便已经坍塌了。运河两岸之间相隔甚远,桥没了,人们过河只能靠摆渡,实在太不方便了。有一次有渡船在运河上翻了,几人殒命其中。这时,一位名叫陈守清的宁波商人经过塘栖,听说了有人因渡河而丧命的事情,便心生怜悯,于是断息割爱、弃妻屏子,决意要为异乡修复这座大桥。万万没想到,他竟然花了整整9年时间的奔走,终于修复了这座著名的七孔石拱桥。一个外乡人、一个普通的商人,竟然心怀普济民众的宏大抱负,做了一件如此了不起的事情,不图名,不逐利,这实在太难得了。

其实,早在2013年,胡老师就提出过应该为陈守清立尊铜像。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广济桥作为遗产点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2015年,胡老师专门打造了一尊陈守清铜像,立于广济桥头,他要请陈守清永远守护着他的伟大作品,并誉其为“广济桥之父”,代表了人们对义士的纪念。胡老师曾在《风雅塘栖》一书中写道:“广济长桥本身的卓立,不仅仅是身姿的雄伟或交通的便利,这更是一种精神。”它是塘栖的瑰宝,教育和激励着当代塘栖人要怀有急人所急、倾心奉献的精神,这样的精神追求如桥一般坚固,气贯长虹。

在胡老师的身上,我仿佛也看到了这样一种精神的传承。他说,人这一生中总会有一些具有非凡意义的事情,当它们经过长期沉淀,就具备了独特的精神追求和深厚情结。这些也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胡老师16岁就到塘栖二十里外的沾桥人民公社插队做“知青”,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农村独立劳动与生活,真正体验到了知青生活的艰涩与磨难,白天参加劳动,晚上睡在羊圈之上,在近六年的下乡岁月里,他认为他将此生的苦都吃遍了,但仍很乐观地说:吃苦是种财富。后来他考取湘湖师范,当了老师后,每年他都会去插队的地方走走看看。岁月的推移,让他记住了乡村、土地、小人物的面貌,记住了唯有面对人生的各种沧桑磨难,才会让自己更强大,使他对这方水土这方人始终充溢着悲悯与宽怀。

1983年,胡老师开始涉足文学,他将“文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并将心之所感付诸于笔端。迄今为止,他公开发表文学作品300余万字,写下了散文集《淘一首生命的歌》《寂寞的瓦尔登湖》《风雅塘栖》,短篇小说集《牛滩美人埭》《乡村颂》,中短篇小说集《河之洲以南印象》《狂野周末》《中外徽型小说赏析集》《食物记》等,每一部作品充满着对生命与生活的真诚书写。特别是他的散文《莲湖》,你不得不惊叹其语言之精美,也更让人深思,那一支饱含深情的笔在描绘一个植物世界的同时,也写出了湖的轮回,折射出了人的一生。所以说,时间是有重量的,生命的意义与岁月留下的不仅是苦难还有风雅,这些都写在这些动人精致的创作里,胡老师创作的精神源泉就如长桥一般给我们留下了诸多感悟和启迪。

“真是位高产作家啊!文化促进会亏得有你!”我不由地发出惊叹。此时,他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因为这个文化促进会对他来说就像自己的孩子,他说:“接下来着手要做的是打造塘栖第三个文化地标——塘栖进士馆,明清时期塘栖出了许多的进士、举人、五贡,将科举制度与科举名人结合,传承塘栖的历史、文化,为这座历史文化名镇留下些值得纪念的好东西!”

离开文化促进会之际,胡老师将他的新作《食物记》亲笔签名后赠送予我。新书的装帧给人厚重的历史感,“食物记”三个字是胡老师自己写的书法,飘逸大气。我手捧着胡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走在塘栖的暮色里,感觉怀中抱着的书如运河水一样的厚重。古镇的白墙黑瓦、悠悠古桥、潺潺水声,用它的白天黑夜、日月更替来迎候他;而他,却用他一生的时间,守住了古镇的文化。

作者:彭丽芬,杭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区作家协会理事。业余喜欢文学创作,擅长散文、现代诗歌、报告文学。多次在各类文学大赛中获奖,多篇作品发表在各类报刊杂志。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