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扶风老街:最初的江南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7-22 17:03:25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宜兴芳桥镇上的扶风老街,与我国许多以桥命名的街巷相似,伴随扶风桥而生,以“扶风”为名。石拱桥、老房子,原住民对曾经繁华街市的回忆,就是扶风老街的全部。

  老街灵魂在老桥

  相传南宋时,岳飞抗金路过宜兴,军中有位来自扶风郡的窦氏,因病无法随军远行,于是便在此定居。晚年,他捐款建起一座木桥,当地人为了纪念他,便为桥取名“扶风桥”。桥落成以后,东西两端逐渐有人聚居,形成集镇。明朝时,宜兴连中两元(会元、状元)的周延儒,为了答谢恩师许有白,出资重建了老师家乡的扶风桥,这座单孔石拱桥便从1626年一直保存至今。据说,在桥洞顶上刻有“周延儒捐银一百两”的字样,不过时间久远,已经无从查证。

  在漕运年代,老街依靠桥与河,能够辐射到周边很多地方。从前这里的街市相当热闹,据当地老人回忆,曾经行人摩肩接踵,300多米的扶风老街要半小时才能走到头。老居民许琦回忆:“以前凌晨的时候,很多菜农都到扶风桥来抢位置,谁抢到桥中心,菜就会卖得很好!”

  墙钉现工匠智慧

  扶风老街大部分建筑原来都是店铺,82岁的裁缝钱玉英介绍:“我从开始做裁缝,到现在已经有50多年了,以前街上有鱼行、豆腐店等等。”现在,老街上只有西街钱玉英的裁缝铺和一家小卖部还在开门迎客。东街的扶风采购站、供销社、电影院早已闲置,它们曾经是老街上孩子们的“乌托邦”。

  街巷两边明清时代的木结构建筑默默“记录”着老工匠的智慧,锈迹斑斑的墙钉就是证明:梭形的墙钉沿着柱子形成一条竖线,将外墙和内里的木制梁架结构牢牢钉住,起到加固的作用。建筑群中规模较大的一座宅子,它的主人是当年治疗妇科病远近闻名的冯氏家族。冯氏旧宅廊檐下精致的挂落,和沿街其他建筑窗檐的雕花,都可见扶风老街昔日的繁华。

  相传,当年来求医冯氏的船只甚至在穿街而过的龙游河上排起长龙。宜兴的大英雄周处正是喝了龙游河的水变得力大无穷,得以擒白虎、斩蛟龙。

  续写岁月的故事

  说到美食,扶风最大的特色便是冷斩羊肉。现在的扶风羊肉,由当年扶风郡人带来的烧制方法改良而来,融入江南保留食物本味的饮食习惯,扶风羊肉吃法讲究原汁原味。炳松羊肉店老板谢炳松一家在老街烹饪羊肉已有数十年,“扶风冷斩羊肉不用蘸酱,直接吃就好吃!”

  去年冬天,第一届扶风羊肉节在芳桥街道扶风村开幕,扶风凭借着羊肉,探索振兴之路。布满岁月痕迹的扶风老街里蕴藏的文化记忆,也正在等待被唤醒,让扶风老街焕发新的活力,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孙妍雯)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