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禾 文 |
出梅之后,进入苦夏。气温骤升,小暑后即是头伏,体若燔炭,人懒气乏,不思饮食,寝寤难安。这就是苦夏。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在农村,不知苦夏如何度过。家人曾有一阵喊我“小猴子”,那个时候池塘里总能看到我和耕牛的影子。夏天,泡在池塘里晒得很黑,大人若其他地方找不到我,跑往池塘准能找见。我与水牛一样的黑,难怪家人喊我“猴子”。夏季池塘的水面滚烫,如同沸水,有时一个猛子下去,潜入水中特别凉爽。上岸时,套一件遮羞的开裆裤衩,上身光溜溜的,找着穿堂风乘凉。
后来,八十年代有了电扇。那年卖完新收的麦子,我缠着父亲买了一台落地电扇。父亲很不情愿地把刚换来的十多张“大团结”掏了出来——那时还没百元整钞。我扛着风扇屁颠屁颠地跟着父亲回到家,像扛着新娘子般欢喜。全村人都跑过来看这稀罕的家伙,这落地电扇,电源一通,扇叶一转,清风徐来,凉爽至极。后来村里人纷纷效仿,落地电扇也不稀奇了。
有一年暑假,我从省城回来,带来几袋桔子粉,中午家人扇着电扇,喝着桔子水解暑,因它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消除苦夏的萎靡不振。后来,除了电风扇,还有了汽水、健力宝、花露水、西瓜及塑料拖鞋等等。
夏天在农村还有一道风景,有小伙子经常骑着一辆凤凰单车到乡下卖冰棍,停靠在老槐树的树荫底下。“卖棒冰的人来了!”随着一阵孩子的喊声,小伙子把自行车停下,忙从脖子上拿下湿毛巾揩着汗滴,解下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草帽,挥舞着。树荫下聚集了一群老人、孩子与挺着铜锣般丰乳的妇女,从裤腰口袋抠出一分、二分、五分的硬币,换取冰棍。小伙子从车屁股后备箱子一层一层地翻着,翻出豆沙、红糖、奶油的冰棍。小时候我很纳闷,这木箱里的棉被为啥能藏住冰棍呢?后来才知道棉絮隔热,减少热量交换的缘故。
高温记得最清的恐怕是农村的蒲扇。传说蒲扇很早就有了,是伏羲女娲发明了蒲扇。蒲扇是蒲葵叶做的,三伏天没它真的过不去。姐妹们争着抢着父亲新买的蒲扇,啪嗒啪嗒,从早到夜,不绝于耳。后来上学,才知道还有纸扇、折扇、羽毛扇。如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中的巩俐,穿着漂亮的旗袍,手拿着羽毛扇,风姿绰约。
夏天,农村孩子基本赤着脚,即使地面凹凸不平硌脚,也很少见穿鞋。记不清什么时候有了塑料拖鞋,听说不环保,才有了木拖鞋,虽说木拖鞋凉爽,就是不经穿,几天鞋带就断了,却没地方维修。
酷暑想到老井,想到苏童《妻妾成群》紫藤树下的老井——曾有姨太太投井去了。在农村,无论古井、新井,有井水的地方就是凉爽。看到有人从深井处挑水过来,纷纷舀上几口,透心凉。有时还在井沿边从头到脚倒一盆凉水,凉爽至极,马上身体降温。
很怀念农村的草屋,冬暖夏凉,像“天然空调”。夏季我不访客,喜欢独处,衣不遮体,喝着凉茶,写写画画,读着闲书,如山顶洞里的猿人,如荷叶下的游鱼,闲哉悠哉。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