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失踪者”杨曾诰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13 10:36:31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 陆阳 许诤 文|

  鸿山杨氏,是无锡有名的望族,在近代更是人才辈出。创办了无锡第一家机器工厂——业勤纱厂的杨宗濂、杨宗瀚兄弟,创办了无锡第一所新式学堂——竢实学堂的杨模,不畏权势而秉公执法的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杨荫杭,抢救了阿炳名曲《二泉映月》的杨荫浏等,都出自该族。但是,有这样一位杨氏子弟,却由于英年早逝而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今天,就让我们透过历史的尘烟,探寻这位“失踪者”,他就是杨曾诰。

  一

  杨曾诰,字焕之(也作焕芝),生于1878年。1898年,其叔杨模募资创办竢实学堂,杨曾诰即为首批21名男生之一。这批男生年龄最大的25岁,最小的15岁,杨曾诰已经年届二十,是学生中比较年长的一位。竢实学堂名师云集,以华衡芳为总教习,开设中文(包括历史、地理、修身等科)、算学、外文(包括英文、日文)等课程。杨曾诰在这里接受了近代科学知识的启蒙教育。

  很快,杨曾诰进入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这是一所近代军事院校,当时分为驾驶、管轮和鱼雷三科,采取英、汉双语教学办法,学生在校学习需要9年才能毕业。1901年,周作人进入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据周作人《知堂回想录》记载,1902年学校因为革除某学生以及扣发另一学生赡银,“有些人便觉得不能安居,如赵伯行、杨曾诰等人,均自行退学,转到陆师或日本去”。

  离开江南水师学堂的杨曾诰去往北京,在京师译学馆继续自己的学业。京师译学馆是一所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有英、法、俄、德、日五国语言文学科。就在杨曾诰就读京师译学馆期间的1905年,爆发了拒款保路运动。原来,在两年前的1903年,督办铁路大臣盛宣怀与英国中英银公司签订了沪宁铁路的合同,借英金350万镑,以50年为期,同时还把以前官款修成的淞沪铁路作为抵押,而由英国方面建筑。1905年,合同一公布,江苏绅民大为惊骇,议者纷起。包括杨曾诰在内的江苏籍京官和学生19人呈文商部反对合同条款,谓“糜款太巨,赎路难期”“以570里之路工,借3500万元之外债,每中里合四万两上下,比常价每里需银万两者浮逾四倍”“决不能负此巨款,致迫而让利于银公司”。由于群情汹汹,盛宣怀被迫重新与英方谈判,减少借款总额。

  二

  拒款保路运动之后,杨曾诰被学校选派英国留学。杨曾诰到达英国以后,进入苏格兰的厄北淀大学(今译阿伯丁大学)。这所大学的历史非常悠久,当时已有600年历史,在文科教育方面颇有成就。杨曾诰有着极高的语言天赋,在校期间学习了英语、法语、德语,还学习了世界语,经常给国内寄赠世界语书刊,并编写了《万国新语》,推介世界语。1909年,杨昌济也进入该校就读。第二年杨昌济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杂志》上刊登了一篇短文介绍厄北淀大学,内中提到了杨曾诰:“现中国人在厄校本科者,杨曾诰、章民、杨昌济三人。杨君(指杨曾诰)明年可以卒业,得学位。”

  1911年,杨曾诰以文科硕士学位从该校毕业,随即回国。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总长蔡元培秉承“能者在职”的理念,不遗余力地罗致人才。杨曾诰应蔡元培之召进入教育部,在专门教育司第一科任科员,第一科职掌大学及留学生事务。同时进入教育部的周树人(鲁迅)在社会教育司第二科任职,职掌科学、美术事务。不久,杨曾诰等人随教育部迁往北京。1912年7月,教育部官制公布。专门教育司增设第三科,专掌国语统一事项,杨曾诰被任命为科长,周树人同时被任命为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蔡元培对杨曾诰等人寄予厚望,在给蒋维乔的信中写道:“王之瑞之办事才,杨曾诰之语学,均确有可取。”

  杨曾诰迁往北京后,迎来的第一项事务就是负责接收京师大学堂。1911年,京师大学堂因受辛亥革命的影响而停课。1912年4月8日,散在上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唐宗郭(无锡人氏)、秦炳汉、夏昌炽等人上书并拜访蔡元培,希望教育部能够尽早定下开学日期,“俾峨峨髦士,获竟前修,蔼蔼吉人,郁成大器”。蔡元培深表嘉许,答应迅即安排开学事宜。4月24日,蔡元培即派教育部专门教育司科长王云五、杨曾诰会同接收京师大学堂。5月1日,教育部下令将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废除原总监督,设校长,各科设学长。这是北京大学历史上一次重要改制,学校由此具有明显的近代特色,较先前旧式大学堂有了很大进步。

  与杨曾诰一样,蔡元培也是世界语的“拥趸”,1907年至1911年在德国留学期间自学过世界语。在担任教育总长之后,他十分重视世界语的教育,提议在外国语学校中特设世界语科目,在师范学校“以世界语为随意科”。为了更好推广世界语,他在教育部专门教育司设世界语传习所,由杨曾诰讲授。

  三

  民国初建,国语统一被摆上政府议事日程。1913年2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集读音统一会,来自教育部和各地的代表和社会贤达共8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为议长,王照为副议长。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共审定了7000余字的国音,此后开始审定音素,采定字母,期间熟知多国语言的杨曾诰出力甚多。不过,作为正副议长的吴稚晖与王照发生了冲突。王照后来在文章中说道:“民国元年,蔡孑民商诸袁氏,请由教部召集大会议行拼音字。袁氏韪之,意谓为白话教育之用也。乃未及筹备召集,而蔡氏因他故辞职南去,代理部长者为董鸿祎,毫无主见,以筹备之权委诸专门教育司长无锡童子杨曾诰,实由无锡吴某指挥操纵。”这里的“吴某”即指吴稚晖。

  吴、王两人的冲突,首先表现在会员籍贯多寡之争。王照回忆:“召集之员分为三项:第一项曰延聘员。聘书虽部长出名,实由吴某随意指聘。此项之薪费由部出。共三十余人,而苏浙两省占二十五人,无锡一县即占五人。第二项曰各省代表,每省限以二人,薪费由其本省自筹,远省既惮远,又多视为不重要,故不乐费款。每省有仅送一人者,且有直至闭会尚未送一人者。第三项曰部派员,由教部于本部员司中指派。此项十余人,实皆与吴、杨沆瀣一气,用以助威者也。”关于注音字母符号形式的论争,同样极为激烈。会议收到的字母提案数量众多,种类繁杂,大体归为三类:汉字偏旁式、自创符号式、罗马字母式。杨曾浩即主张罗马字母式。即使同类字母符号,其设计、取舍在会员之间也各不一致。杨曾诰主张纯用罗马字母,而吴稚晖及留意学生会提案主张兼采罗马字母而稍加变通。由于会员各执一端,同时又缺乏统一的思想理论准备,最后由马裕藻、朱希祖、周树人等人提议以投票方式解决争端,决议将中国古代旧有的独体汉字作为注音符号来标注汉字读音。至此,注音字母符号之争告一段落。

  此次读音统一会本想迁就南北和古今,造成一种混合的标准国音,但是采用多数表决方法所制定出来的“国音”,终难得到普遍认同。但此次读音统一会是中国近代语文改革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对后来汉语的演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一年,杨曾诰34岁,正值事业当打之年。然而就在这一年的10月12日,杨曾诰因病突然亡故,其妻相继而死,“尚有老亲弱息,遗累甚重”,北洋政府发给一次恤金600元。“伯乐”蔡元培听闻杨曾诰去世,深为痛惜。他在致蒋维乔的信中这样写道:“杨焕之立品不能无疵,而肯专研语学,终为难得,闻其夭逝,甚为今日之中国惜之。”

  四

  最后,说说杨曾诰的婚姻。他先后有两位夫人。

  第一位夫人为钱氏,钱氏两个妹妹分别嫁与杨绛叔父杨荫樾和裘廷梁次子裘汾龄;另外钱氏还有一位同门姐妹钱保瑾嫁与无锡著名工商实业家唐骧庭。杨荫樾生于1889年,1907年由南洋公学选送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省公署和北洋政府农商部和交通部任职,大致在1921年因病去世。裘汾龄生于1892年,1914年毕业于北洋大学法律系,曾任北洋政府驻俄国伯力总领事,1927年回国,1930年在上海设律师事务所,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息业隐居。

  1907年,钱氏因病去世,杨曾诰后又续娶陆氏为妻。由此观之,紧随杨曾诰去世的就是这位陆氏夫人。陆氏之兄陆澄宙即为陆定一之父,这样杨曾诰是为陆定一姑父。陆澄宙曾追随杨绛之父杨荫杭,先后在江苏第一高等审判分厅、浙江高等审判厅和京师高等检察厅任职。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