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华山村的龙脊街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6-01 09:42:59
  《新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com/欢迎您! 

☆ 新江南网 ☆欢迎您 

  | 过正则 文 |

  镇江新区姚桥镇华山村的那条龙脊古街,虽小却有看头。它从南到北,也就两百来米长,宽三四米,且大多平房,偶有二层的矮楼,也已由于年久失修而成断垣残壁,有着破败之感。但它年代悠久,历史厚重,含金量不容小觑。

  攻略是事先做的,五一长假,不去远方,不去网红地,就去名不见经传的乡村转转瞧瞧。

  怕高速路堵,我们六点多从无锡出发,精准导航,下得高速,在乡野路上七转八拐,一个半小时后,便到达华山村。我们的车,停在村前的一个大池塘边,河塘石阶上,村妇尚在洗衣洗菜,时间尚早,光影极佳。

  这次小游,华山村的邱书记亲自做导游,为我们介绍了华山村的简况。

  经考古发掘的相关文物佐证,华山村为吴文化时期部落古村,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村中有古街,村子自然不小,用我们无锡方言来说,绝对是个长村大巷,因而“江南笫一村”的称号也就名实不虚。挨着山的村庄,在我看来,根本不能算山,最多只能说是坡或高墩墩、高岗岗,但很柔美。村前有水,村后靠山,可谓风水极佳。而村庄的“八宝”:(龙脊街、古银杏、张王庙、文昌阁、拴马桩、万年台等),在“龙脊街”就占了一半,可见其在村中的地位。

  进入龙脊古街,迎面是个拱形青砖门牌楼,上有隐约可见“迎嘉门”的砖雕大字,意为迎接大驾贵人之意,“龙脊街”就从这里开始。街微微向上而建,中间横,两边竖地铺着云贵川的马石条,形似龙脊。条石,在千百年的脚力、车轱辘的丈量下,在初夏清晨的日光照射里,凹凸而光润。这里虽有山,但无这石,村民说叫“马石”,产地在云贵川,是否准确,我也不知。

  从青砖砌成的牌楼门进去约十来米,是个并不起眼,门面朝西,没有牌子、没有店名的理发屋,让我带着好奇心而进入。这是一爿木结构,带栅门的老店,一个大相框似的窗,也无玻璃,直接从外看到内。虽是白天,往里却看得并不真切,店面无人,小心进入,店堂后,黑漆漆的里屋传来咳嗽声。定睛看,一老者正慢悠悠掀被起床,我连忙打着招呼:

  “老伯您好!我能进来拍几张照片吗?”

  “可以啊。”随后又躺了下去。

  店堂内,一张几十年前老掉牙的转椅,转椅前的一面大镜子也已斑驳,不再透亮。椅旁是张老旧的方凳,靠墙是三只深红褪成淡红的热水瓶。镜子前放着理发工具。一口不算小的水缸,里面是满满的清水,一只绿色塑料盆,一把塑料勺就浮在水上。这样的店面,在我的印象里应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见。

  从理发店出来,最吸引眼球的,是那棵1500多年的活化石——古银杏。树高33.8米,胸径1.94米。站在树下,枝繁叶茂的它,有遮天蔽日之感,是国内最大、最古老的银杏树之一,被村民们封为“神树”,尤其体弱的孩子,先前会以护佑其平安的方式“过继”,如今,无论是村民,还是远来的游客,都会在其树枝上系个红绸带,以祈平安幸福。据说早年由于科技不发达,它的高度还成为飞机的航标。如今的它,每年还在不断增高。为能亲身感受,征得邱书记同意,打开了围栏进入,除了零距离接触合影,还得五人合抱,才勉强围住。

  如果说古银杏是村庄的守护神,那么张王庙便是村民的祈福之地。张王庙多次兴废,明天启元年(1621)重修。二层砖木石结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的“万年台”,经营小百货百多年,柜长10米,宽60厘米,台面台角虽已破损,但被磨得圆润光亮,是至今依然开着的“百年老店”……这些聚集于“龙脊街”的厚重历史,在华山村仅是一鳞半爪。神女冢、华山畿、华山古井、南宋古井、张家老宅、杨家祠堂、冷家祠堂、李家祠堂、杨元盛“举人门”……全都藏匿在乡野的华山村,在村西还发现六朝古墓群,成为名副其实的六朝古都村。当地政府已经把该村列入保护规划之中。

  半天的游程,对于古村来说,仅是蜻蜓点水,走马看花。临走前,在华山村看到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12年12月颁给华山村的“中国传统村落”牌匾,也是实至名归。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新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